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8 月 1 日將迎來開幕式倒計時 100 天。7 月 25 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賽事籌辦情況。
" 第十五屆全運會由廣東、香港、澳門聯合承辦,這既是全運會辦賽史上的創新實踐,更是‘一國兩制’在體育領域的創新實踐。"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表示。
" 十五運 " 將于 11 月 9 日在廣東廣州開幕,11 月 21 日在廣東深圳閉幕,這是我國首次由兩個城市分別舉辦同一屆全運會的開、閉幕式。競技體育比賽項目設 34 個大項 419 個小項,其中 57 個小項在開幕前完成,預計 1.5 萬余名運動員參加決賽。群眾賽事活動設 23 個大項 166 個小項,其中 148 個小項在開幕前完成,預計約有 1.1 萬名運動員參加決賽。
競賽場館改造全面收官,競賽總日程已發布,68 場測試賽已完成過半。群眾賽事活動如火如荼,上百萬人參加了預賽和 " 我要上全運 " 賽事活動。
" 十五運 " 籌辦工作堅持 " 綠色、共享、開放、廉潔 " 的辦賽理念和 " 簡約、安全、精彩 " 的辦賽要求。" 在全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不新建大型場館,廣東賽區 75 個比賽場館中超 90% 為現有場館升級改造,實現科技賦能。"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介紹。
" 十五運 " 是粵港澳三地首次聯合承辦的大型體育賽事。會徽是由廣東木棉花、香港紫荊花、澳門蓮花花瓣交疊旋轉成的同心禮花;吉祥物頭頂三色水柱象征粵港澳三地同心同源,其原型是棲息在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比賽項目分布在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 19 個城市,是全運會歷史上承辦城市最多的一屆。
得益于人臉識別、前置查驗等技術手段,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運動員可以在 230 公里的賽道上以 40 公里以上的時速,6 次無間斷地通過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享受 " 不踩剎車 " 的無感通關體驗。預計內地前往港澳的參賽人員將超 6000 人,港澳來內地的參賽人員將超 3000 人,便捷的通關將讓參賽者和觀賽者感受到 " 粵港澳路路通、大灣區一家親 "。
香港賽區將承辦 8 個競技體育比賽項目和 1 項群眾賽事活動,所有競賽項目的測試賽已經順利完成。" 辦好全運會不僅有助于提升香港的國際體育地位,更激勵青年投入體育事業,培育運動員及運動管理人才,長遠促進香港的運動產業發展。另外,賽事激發市民參與熱情,凝聚社會共識,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社會團結與和諧。"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
澳門賽區將承辦 4 個競技體育比賽項目和 1 項群眾賽事活動,已順利完成 5 個比賽項目的運行測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介紹,粵港澳三地緊密協作,保障了賽事籌備的無縫銜接,充分發揮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優勢,為賽事的順利舉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官方票務平臺計劃于 8 月上旬上線,屆時公眾可先完成實名制注冊、查詢賽事日程,提前規劃觀賽行程;8 月下旬將根據競賽組織進展,分階段、分項目釋放門票資源。
" 賽事的門票定價充分考慮了惠民與公益的雙重屬性,熱門賽事價格普遍親民,部分賽事采取預約制,力求讓更多人走進賽場、體驗賽事。" 王曦表示,廣東將攜手港澳打造 " 一程多站 " 深度旅游產品,鼓勵粵港澳旅行社聯合開發 " 全運主題游 " 產品,促進賽事經濟與文旅消費雙向賦能。廣東將組織辦賽城市推出精品文旅線路,選取 3 至 5 家旅行社類門票代理機構,推出涵蓋多項賽事門票以及豐富文旅配套服務的組合產品,串聯賽事場館、城市地標、特色美食和文化體驗點,讓運動員和觀眾在觀賽之余,深度感受當地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