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西縣 " 媒體 +" 賦能 " 百千萬工程 " 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簡稱《方案》)由陽西縣 "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 指揮部辦公室、陽西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陽西縣委宣傳部聯合印發,意味著陽西縣加快落實廣東省關于 " 媒體 +" 賦能 " 百千萬工程 " 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的工作要求,正式 " 鳴槍開跑 "。
圍繞全省提出的 " 促消費、促外貿、促文旅、促農民增收、促媒體轉型 " 五大目標,《方案》明確,陽西縣將結合當地實際,深入實施 " 特色農業品牌化 "" 海洋經濟多元化 " 兩大戰略,打好 " 富硒 " 牌,做深做實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工作,積極發展 " 媒體 +" 新業態,全方位擴大內需和提振消費,擦亮 " 中國長壽之鄉 " 名片,并通過 " 媒體 +" 行動助推縣級融媒改革。
《方案》部署了 " 媒體 + 垂直領域 " 的多項重點任務,垂直領域包含了市場、產業、品牌、科技、文化、生活、智庫、改革等。為抓好行動落實,陽西還將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健全 " 媒體 +" 協同聯動機制作,科學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并將 " 媒體 +" 相關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統籌駐鎮幫鎮扶村等資金解決,強化要素保障。
大力培育和打造 " 陽硒優品 "
促進陽西優質農產品 " 賣全球 "
深耕一方市場,做強一方產業,打響一方品牌。
《方案》提出,陽西要通過 " 媒體 + 市場 ",擴大市場份額。不僅要持續辦好 " 味動中國 " 調味品產業創新發展大會、陽西荔枝推介、程村蠔美食文化周等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推介活動,積極組團參加 " 喊全球吃廣東農產品 " 等系列活動、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重點農業類展會,還要謀劃舉辦陽西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陽西海水魚苗發展大會,大力開拓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重點主銷區市場,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 " 陽西味道 ",促進陽西優質農產品 " 賣全球 "。
" 媒體 + 產業 " 的深度融合,能夠為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此,陽西將積極與媒體開展項目共建、運營合作和品牌打造,圍繞本地特色優勢產業,通過 " 品牌 - 傳播 - 渠道 - 市場 - 人才 - 生態 " 全鏈條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海洋牧場產業發展,陽西將加強海洋水產種質資源保存與利用,尤其是加強卵形鯧鲹、花鱸石斑魚、牡蠣、鯛科、軍曹魚等高附加值深遠海養殖品種良種選育,到 2027 年,海水魚種苗年產量超百億尾,打造全國海水種業綜合示范基地。同時,推動 1150 公頃的兩塊標準海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實現企業 " 拎包入住 "。
值得一提的是,陽西還會進一步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產業帶動作用,并積極推廣 "' 陽硒優品’進社區 " 模式,探索將程村蠔、東水山茶、陽西荔枝、上洋西瓜、塘口黃皮等 " 陽硒優品 " 通過社區零售模式銷售到粵西城市乃至省內眾多社區。
瞄準 " 媒體 + 品牌 ",陽西將加強探索爆款爆品的打造,既包括陽西荔枝、絲苗米、南藥、茶葉、甘薯、程村蠔、海水種苗等傳統優勢品牌,又不乏預制菜、沙扒金鯧魚、陽西富硒農產品等新興潛力品牌。其中,大力培育和打造陽西荔枝、茶葉、絲苗米、毛豆、花生、番薯等 " 陽硒優品 ",建立品牌體系升級方案,并試點打造 " 好硒荔 " 等區域創新品牌,打造好 " 程村蠔 " 和 " 陽西富硒農產品 " 等區域公用品牌。同步聯動相關媒體電商平臺,開設 " 陽西品牌館 ",推出媒體優選認證產品。
試點打造 " 陽西農業大腦 "
推動特色產業全鏈條智能化轉型
發展現代化農業,尤其是推動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利器在科技創新。此次,陽西要推動 " 媒體 + 科技 " 融合賦能農業發展,重點仍在于充分運用 AI、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提升優勢農業產業數字化水平。
《方案》提到,陽西將圍繞荔枝、水稻、茶葉、甘薯等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打造 AI+ 農業示范基地。同時,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產品溯源和數據交易中的應用,推動程村蠔等特色產業全鏈條智能化轉型,構建覆蓋農業、文化、旅游的數字化體系。
為此,陽西既要加強縣內企業與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合作,推動多項農業及科技項目推廣以助力產業創新,又要聯動專業機構,試點打造 " 陽西農業大腦 " 大數據平臺,整合各鎮農產品數據,為政府和農戶提供有效市場指引,還將進一步升級改造廣東數字農業 ( 陽西 ) 展覽館。
" 媒體 + 文化 ",則能為農業提升物資價值以外的文化價值。《方案》提到,陽西將深挖地方文化資源,推出多元化融媒體傳播產品講好陽西的三農故事。同時,總結推廣一批優質產品的市場與品牌創建經驗,探索打造 " 西湖夜市場 "" 趁圩 " 等生產市場一體新模式。聚焦中秋、國慶、春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等節慶消費熱點,發展 " 節慶經濟 "。
" 媒體 + 生活 ",能夠進一步激發市場消費潛力,農文旅融合發展是熱門選項。《方案》指出,陽西要以 " 牧海耕田 "" 中國蠔鄉 "" 丹江文化 "" 生態富硒 " 等四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和風貌示范帶建設運營為帶動,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特色鎮及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特色民宿、休閑農莊、農耕體驗基地。同時,拓展特色旅游線路,因地制宜推出歷史古跡之游、生產體驗之旅、" 紅色熱土 · 山海陽西 " 之旅、" 山海之約,魅力無限 " 之旅,打造美食旅游休閑康養、非遺體驗游等新興旅游產品的特色旅游線路,推動鄉村游破圈出彩。
不僅如此,陽西還會加強與廣大網友的互動,例如在各大短視頻平臺發起 # 陽西食材挑戰賽 #,推動用戶復刻地方美食,進一步提升陽西美食知名度。
共建 " 陽西農品 " 傳播聯盟
構建 " 媒體 + 產業 + 服務 " 融合生態
為打造農業品牌的 " 最強大腦 ",陽西將深入推動 " 媒體 + 智庫 " 效能聚合。其中,《方案》提到,陽西將通過舉辦長壽產業經濟發展大會等活動,開展農業品牌專題研討,集聚國內外專家資源,借鑒學習知名農產品品牌打造經驗,探索陽西農業品牌理論,支撐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文化辨識度的農業品牌。廣泛匯集各領域專家力量,探索農產品品牌評價體系。
通過 " 媒體 + 改革 ",則將整合各級媒體資源,進一步深化縣級融媒體建設,打造 " 媒體 + 產業 + 服務 " 融合生態,在服務 " 百千萬工程 " 中延伸媒體產業鏈。
在資源整合之下,陽西將與媒體共建 " 陽西農品 " 傳播聯盟,形成 " 短視頻 + 直播 + 圖文 " 全媒體傳播體系,同時整合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矩陣、各鄉鎮美麗客廳、強鎮富村公司、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電商服務中心等資源,聚焦特色產業提供全鏈條傳播服務。
過程中,陽西也將加強內容創新與人才培養,如打造三個宣傳 IP 品牌—— " 蠔美陽西 " 抖音 + 微信端宣傳、" 東水茶語 " 小紅書 + 慢直播宣傳、" 荔枝姑娘 " 微短劇宣傳,培養本土名記者、網紅達人和自媒體內容創作團隊,用好現有的本地網紅、電商大咖資源傳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