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由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將于 7 月 26 日 -27 日在吉林延邊舉行。本屆大會以 " 數智新時代 電商新價值 " 為主題,深入研究和探討新電商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以及前沿趨勢,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切實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這不僅是一場行業盛會,更是透視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當延邊的朝鮮族泡菜遇上 " 云購全球 " 的跨境電商,當長三角的制造業 " 產業帶 " 嫁接虹橋國際的數字化平臺,當人工智能質檢機器人在工廠實現 99% 的精準檢測……一場以 " 數智 " 為名的變革正在中國電商領域澎湃涌動。第五屆中國新電商大會上,將啟動 " 跨境展銷一體化專項工作 ",此舉不僅推動東北亞區域電商融合,更彰顯中國以制度型開放鏈接全球市場的戰略雄心。
融合演進,新電商十年成果豐碩。回溯歷屆中國新電商大會的成果,恰是新電商從邊緣創新走向經濟主流的演進史。從首屆大會首次為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形態厘清邊界、奠定規范根基,到第四屆大會明確以數據為要素、智能技術為支撐、用戶為中心的新業態,再到即將發布的《中國新電商發展報告(2025)》進一步提出 " 五新 " 框架——新動能、新需求、新規則、新數據、新價值,電商已從單純的交易平臺,升級為整合供應鏈、激活技術潛能、重塑消費生態的經濟中樞。這種重構在區域實踐中尤為明顯:上海虹橋打造全國首個 " 跨境電商 + 產業帶 " 先行區,僅半年引進企業 121 家,出口交易額突破 16 億元,實現 " 產業帶選品—跨境電商運營—海外倉配送 " 全鏈路協同;天津武清創新 " 基地 + 基金 " 模式,以 5 億元產業基金推動百余家傳統企業智能化改造,運營效率提升 30%;延邊借大會契機啟動 " 國潮食代 " 嘉年華,將朝鮮族泡菜文化節、食材供應鏈對接會納入電商生態,凸顯 " 特色產業 + 數字平臺 " 的融合優勢。
數智內核,新質生產力驅動電商躍階。新電商的 " 智變 ",本質是人工智能、數據要素與傳統產業深度耦合的結果。廣東視源股份自建人工智能研究院,將智能技術注入研發、生產全流程;優必選工業機器人 Walker S1 憑借視覺識別實現車燈毫米級檢測,準確率超 99%,充分印證了 " 人工智能 +" 不僅是工具革新,更是生產模式與組織形態的根本性變革。然而技術落地仍面臨深層挑戰:傳統產業數據基礎薄弱,設備接口陳舊、格式混亂形成 " 數據孤島 ";復合型人才斷層,既懂算法又通工藝的 " 雙背景 " 人才稀缺;中小企業受限于改造成本與回報不確定性,陷入 " 不敢轉、不會轉 " 的困局。破局之道,需要構建支撐體系。政策層面,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 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 ",為新電商注入確定性。地方的探索實踐同樣至關重要。比如,寧波加速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計劃 2025 年建成 7 個行業數據平臺,推動醫療、制造等領域數據產品開發;同時探索數據確權與交易機制,為人工智能訓練掃除障礙。
區域協同,新電商激活經濟版圖新動能。新電商的價值溢出效應,在于通過區域聯動重塑中國區域經濟格局。虹橋依托 " 長三角產業帶 + 國際航運樞紐 " 優勢,降低企業出海成本,這種開放樞紐賦能為全國提供 " 上海方案 ";延邊通過 " 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夏購節 ",將 " 國潮延品 " 納入全球消費網絡,通過邊境活力釋放,同步推進興邊富民與內外貿一體化;天津武清在長三角、珠三角設立孵化中心,以 " 異地研發 + 北方市場 " 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創新了飛地經濟……這種區域聯動不僅是物流與交易的整合,更是技術、資本、人才的跨域循環。當東北的人參、天津的自行車、長三角的智能家居通過同一張數字網絡銷往全球,區域發展差距正被轉化為互補動能,為國內大循環鋪就堅實基底。
從渤海之濱到長白山麓,從工業數據中臺到智能工廠,新電商以數智化解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以生態協同破除增長瓶頸。當中國經濟巨輪駛入深水區,新電商正如數字化風帆,借人工智能、產業融合、區域協同之風,推動這艘巨輪穿越風浪、穩健前行。數智新時代的航程上,每一次點擊、每一單交易、每一組數據,都在為高質量發展的星辰大海積蓄澎湃動力。
作者:久泰平
(編輯:文驥 責編:崔鳳嬌 校對:田莉 審核:周牧)
(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