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因美國關稅沖擊下調全年銷售和利潤預期,首次評估特朗普貿易戰對其造成的損害,僅在 2025 年上半年就因關稅遭受 13 億歐元(約合 15 億美元)損失。
作為歐洲最大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現預計今年營業利潤率將在 4% 至 5% 之間,低于此前預測的 5.5%-6.5% 區間,同時將全年銷售預期從此前預計的增長 5% 下調至與去年持平。
這一消息傳出后,大眾汽車歐股股價下跌逾 4%,凸顯出貿易沖突、中國競爭加劇以及電動汽車轉型監管壓力對歐洲汽車制造商的多重打擊。
關稅沖擊帶來直接損失
大眾汽車在其季度財報中明確表示,僅 2025 年上半年,關稅就給公司造成 13 億歐元的損失。自今年 4 月以來,大眾及其競爭對手面臨 25% 的懲罰性關稅,這嚴重侵蝕了其在美國市場的盈利能力。
對此,公司警告稱:" 關于關稅的進一步發展、其影響以及任何連鎖反應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大眾表示,如果關稅在今年剩余時間保持不變,其業績將處于預期區間的下限;若關稅率降至 10%,則可能達到上限。
歐洲汽車制造商正積極游說歐盟貿易談判代表與美國達成協議,以降低這些懲罰性關稅。行業提議之一是利用他們在美國的投資和出口作為籌碼來減輕沖擊。
大眾正在經歷一場重大改革,計劃在本世紀末之前裁員超過 35,000 人,以應對行業轉型帶來的挑戰。6 月份的汽車銷售數據顯示,歐洲汽車行業整體放緩,而大眾是表現較差的制造商之一。
歐美貿易談判或帶來轉機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媒體稱,歐美協議同意的關稅水平類似本周達成的日美協議,其中包含現有關稅,這意味著歐盟面對的汽車關稅會降至 15%。歐盟可能同意這種對等關稅,避免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發函威脅的更高關稅。據央視新聞,特朗普 7 月 12 日宣布,將自 8 月 1 日起對從歐盟進口的商品征收 30% 關稅。
美日協議為歐洲類似協議帶來希望,一度提振了汽車制造商股價。
美日協議的達成讓市場看到了貿易爭端緩和的可能性,但大眾汽車面臨的挑戰仍然嚴峻。除了關稅壓力外,全球汽車行業的競爭加劇以及歐洲為加速電動汽車轉型而制定的國內法規,都對歐洲汽車制造商構成了數十億歐元的損失和持續的業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