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 月 26 日訊(記者 吳旭光) 7 月 25 日,重磅科創盛會—— "2025 中國科創領袖大會暨科創板開市六周年 " 正式開幕。本屆大會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財聯社、《科創板日報》、上海長三角 G60 科創集團聯合主辦。
本次大會以 " 策源創新 產業引領 " 主題,吸引全國科創企業、金融機構及政府代表共襄盛舉。在大會主題演講中,上海長三角 G60 科創集團代表譚楠,以《長三角 G60 科創之眼項目推介》為主題,深入介紹了這一戰略級項目的核心優勢與發展藍圖。
在 " 并購:發展新質生產力 " 圓桌對話環節中,來自美埃科技董事、首席財務官、董秘陳矜樺,云天勵飛副總經理鄭文先,南芯科技董秘梁映珍,晶華微副總經理、董秘紀臻,一村資本總經理于彤,以及華泰聯合證券董事總經理左迪,共同圍繞新形勢下并購重組的邏輯演變、政策動態、法律法規、風險識別與防范等前沿話題展開思維碰撞和深入交流。
對于當下并購重組市場呈現出的新變化,一村資本總經理于彤表示,與 2014 年至 2016 年的并購潮主要以 " 做大上市公司的市值為目的 " 不同,現階段并購重組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本輪并購潮主要是以上市公司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進行產業鏈重塑等為主,更注重業務上的協同性;二是由于 IPO 收緊等因素影響,本輪并購重組屬于上市公司的買方市場,對于標的公司的價值估算,甚至會低于其在一級市場最后一輪融資的估值;三是當下上市公司做跨境并購時,更看重標的公司在海外有供應鏈和客戶情況,更加務實、理性。
紀臻進一步表示,新興戰略產業領域的并購重組是現階段市場熱點,包括半導體芯片、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其實," 這些新興戰略產業并購重組的背后,是各個細分領域面臨的日益激烈市場競爭,某種程度上促使這部分新興戰略產業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獲取部分市場核心技術,尤其是近期受到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影響,產業鏈整合的節奏有所加快 "。
其中,對于半導體領域的并購重組近況,梁映珍表示,從監管 2024 年 9 月發布 " 并購六條 " 以來,半導體行業的并購重組市場表現活躍。一方面,非半導體領域的資本進入到行業中收購一些半導體企業標的;另一方面,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收購交易逐漸增多。這也一再說明,現階段市場資本比較活躍,會更加有意愿參與到半導體領域,助力產業發展,符合政策鼓勵產業資本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價值導向。
談及并購重組市場新變化,左迪表示,當前 A 股也呈現兩極分化特征,市值排名前 20% 的公司集中度較高。市值 30 億以下的公司仍有千余家,當前的并購政策,為規范運作的小市值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向新質生產力轉型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并購重組有助于企業突破估值瓶頸,在人才、市場和技術等方面實現提升。"
陳矜樺表示,在并購重組方面,部分頭部上市公司有部署專業的并購團隊關注并購重組市場,并圍繞并購重組開展相關業務。尤其是近一兩年的時間,并購業務拓展比較積極。除此之外,一些非上市公司也對并購資本的接受度在加強,這部分企業更加愿意拿出誠意和并購資本商談合作機會,這也是很好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整體持續火熱。上交所方面統計," 科創板八條 " 發布后,科創板公司披露股權收購交易超 110 單,其中重大及發股類交易 35 單,遠超此前五年總和,政策推動作用明顯。市場三方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場新增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突破 200 單,創下新里程碑。
但同時也有部分上市公司的收購事項,以失敗而宣告終止。
在并購重組風險規避方面,陳矜樺表示,首先在選擇標的時要結合上市公司與標的之間的業務協同性,或者并購后雙方在產業上能否達成既定發展目標,打破企業自身的技術發展局限性等。此外,在出海并購方面,最重要是做好本土化策略,以及了解標的所在地的稅務政策、法務風險等。
針對并購重組的失敗風險,鄭文先表示,上市公司是否選擇合適的并購標的物,并不是一個簡單物理拼接,而是要關注并購重組雙方如何產生化學融合。這需要從技術、場景和資本三個維度上,尋找合適的標的物。如果只是做一個并購標的物的選擇,而不是從更多維度去深入考慮,最終并購重組失敗的風險概率將增加。
此外,與會嘉賓紛紛提示風險,并購重組通常是為了實現公司戰略目標,如拓展業務、整合資源或進入新市場。終止重組可能導致公司戰略規劃被打亂,需要重新評估和調整。同時,終止重組可能促使公司更加謹慎地應對市場環境變化,避免未來類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