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 月 26 日訊(記者 郭輝 黃修眉) 7 月 25 日," 上海之根 " 松江,備受關注的科創盛會—— "2025 中國科創領袖大會暨科創板開市六周年 " 圓滿舉辦。
大會共舉行 9 場主旨演講、2 場圓桌對話、2 大平行分論壇、2 場夜話——圍爐夜話、2025 科創家之夜,超 80 位科創板等領軍上市公司企業家、核心高管、投資人到場,參會觀眾數量超過千人,氣氛熱烈。
在現場,政府、相關監管方、科創板等科創領軍企業家等行業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圍繞政策、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展開前瞻性對話,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深度融合,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上海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社長胡明華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六年來,伴隨著科創板開市,界面財聯社旗下的《科創板日報》持續發揮媒體放大器功能,跟蹤報道科創板的創新成果,增強資本市場新聞報道的專業性和及時性,提升資本市場新聞傳播力和引導力,助推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積極助力和服務科創板全生態的創建,在科創企業和金融機構、投資機構之間搭起溝通橋梁,成為科技企業的 " 創業助推器 " 和 " 上市加速器 "。同時," ‘科創板開市周年’活動已成為科創領域發展倡議、對話的高層次平臺。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匯聚各方智慧,為科創板發展升級注入新動能,向全社會更好弘揚科創精神。"
上海市松江區副區長陳容在大會致辭中表示,松江正圍繞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加快打造 " 先進制造業發展集聚區、新質生產力發展先行區、現代化新城建設樣板區、鄉村全面振興示范區 "。松江作為上海國際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上海高端制造業主陣地之一和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策源地,在上海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松江正聚焦以智能終端、智算服務、衛星互聯網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以新能源設施、儀器儀表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兩個千億級主導產業,推進先進材料、生命健康、時尚消費品、文旅影視四個百億級重點產業。
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泊發表主旨演講并表示,科創板日前迎來開市六周年的重要日子。六年來,科創板始終聚焦服務 " 硬科技 ",推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以產業升級促進科技迭代,同時科創板堅持以改革促發展,持續推動實現 " 科技 - 產業 - 資本 " 高水平循環,有力支撐科技強國戰略及上海 " 五個中心 " 建設。在過去六年里,資本市場 " 科技敘事 " 邏輯也日益清晰。
" 面向未來,上交所將繼續錨定國家戰略需求和技術變革趨勢,保持改革定力,推動 "1+6" 等各項改革舉措加快落地見效,并推動試點更多創新制度,進一步發揮科創板功能和優勢,實現更高水平 " 科技 - 產業 - 資本 " 循環。" 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泊稱。
中國科創家聯盟宣布正式啟動。G60 科創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由楊、財聯社總經理胡剛、芯原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裁趙燕、華懋科技董事長吳黎明、派能科技董事兼總裁談文、埃夫特董事長游瑋、安恒信息董事長范淵、衛寧健康總裁王濤等共同參與并見證聯盟成立。
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在圍繞 " 中國科技企業如何借力資本市場做強做大 " 的主題演講中表示,科創板六年來在制度建設、產業聚焦和研發強度方面已初具規模,但同時市值分散、退市率偏低等結構性問題仍不容忽視。未來應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與整合能力,引導 " 新質生產力 " 走向真正的強者恒強。
中控技術董事長、總裁崔山在《工業 AI 發展的思想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中表示,這是一個人工智能的時代,AI 重塑價值創造,誰能駕馭 AI,誰就引領未來;這也是一個工業 AI 的時代,工業 AI 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行業技術發展的必然。在工業 AI 落地路徑上,中控技術構建了 "1+2+N" 工業 AI 驅動的智能工廠新架構,為流程工業的智能化提供全棧支撐。
華熙生物董事長、總經理趙燕在題為《生物科技創新之路與未來展望——華熙生物的科創成長與產業擔當》的主旨演講中表示,目前市場對透明質酸只是補水分子的誤解已打破,全面抗衰功效在近年來已是科學研究熱點,在國際上已有大量的科研實驗和論文。華熙生物正通過在透明質酸領域積累的深厚合成生物通用能力,致力于從透明質酸領先全球,到糖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再生醫學的抗衰組學的戰略升級。
百利天恒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朱義在大會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成為跨國藥企需具備四大能力:一是全球領先的早期研發能力(已培育 ADC、ARC 領域的全球領先能力);二是全球臨床開發能力(在中國和海外均有布局,但規模仍然不夠大);三是全球藥品供應能力;四是全球商業化能力(在中國預計明年形成,海外預計 2028 年 /2029 年獲批后形成)。
2 場圓桌論壇:聚焦并購與出海 探尋科創產業價值增長極
在《并購: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圓桌對話環節,來自美埃科技董事、首席財務官、董秘陳矜樺,云天勵飛副總經理鄭文先,南芯科技董秘梁映珍,晶華微副總經理、董秘紀臻,一村資本總經理于彤,以及華泰聯合證券董事總經理左迪,共同圍繞新形勢下并購重組的邏輯演變、政策動態、法律法規、風險識別與防范等前沿話題展開思維碰撞和深入交流。
" 新興戰略產業領域的并購重組是現階段市場熱點。" 晶華微紀臻表示,在半導體芯片、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戰略產業,其并購重組的背后是各個細分領域面臨的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某種程度上促使這部分新興戰略產業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獲取部分市場核心技術。
在《出海:新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圓桌對話環節,阿里巴巴菜鳥驛站創始成員、KKS 創始人王鶯,金山辦公董秘潘磊,三一重能董秘周利凱,匯成股份董秘奚勰,普源精電副總經理、董秘程建川,海天瑞聲董秘張哲,聚焦于企業出海過程中的機遇與挑戰,分別分享了企業各自的出海路徑。
金山辦公潘磊表示,近年在地緣政治環境背景下,金山辦公洞察到用戶有著較強的數據私有化需求,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投入,構建海外的節點和架構,有效地解決了中資企業出海遇到的數據安全、軟件安全、信息安全等問題,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
普源精電副總經理、董秘程建川表示,對于中國科創企業而言," 要不要出海 " 已非核心議題,關鍵在于思考 " 為什么出海 "。出海是一項分行業、分階段的戰略選擇,企業明確所處階段,是做出有效決策的前提。
集成電路高端先進封裝測試服務商匯成股份董秘奚勰表示,大家普遍理解的出海是 " 走出去 ",但他們認為讓外國企業 " 走進來 " 也是一種出海方式。此前,境內集成電路顯示驅動芯片領域多個環節都存在市場空白,韓國等地區的企業占據了全球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隨著近年來匯成股份等企業快速發展,境內企業已在芯片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多個環節形成了追趕甚至趕超的態勢,形成了獨特的對出海命題的理解。
2 大平行論壇:集成電路 + 上市產融對接會 高效鏈接科技與資本的需求
在 "2025 中國科創領袖大會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會 " 上,國芯科技、力合微、上海工研院、光羽芯辰、深聰半導體、耀途資本等超 10 位集成電路領域企業家、高管及科研機構專家匯聚一堂,圍繞政策導向、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產業協同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力合微董事長、總經理劉鯤表示," 國內企業在單一產品研發上表現出色,但缺乏統一的技術協議與標準,導致跨品牌、跨品類設備難以互聯互通,嚴重制約了產業規模化發展。" 他以智能家居為例,盡管行業發展多年,但因連接技術碎片化,目前還未能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而該公司正在積極推動聯網產業生態建設。
深聰半導體 CTO 劉珂關于 AI 帶來的產業機遇表示,突破性機遇要聚焦于 AI 技術與集成電路產業的深度融合及場景化落地。他表示,在語音交互及場景延伸領域,AI 推動語音體驗持續升級,已在智能家居中實現低延遲、噪聲消除、成熟轉寫等基礎體驗優化,未來將進一步向車內空間拓展,通過 AI 更靈活地實現主動降噪、環境降噪、發動機降噪等進階功能,提升場景化交互價值。
在 "2025 中國科創領袖大會暨上市公司產融對接會 " 上,鐳昱光電、歸芯科技、華美浩聯、益騰科技等六家硬科技企業集中展示了其核心技術成果。這些企業均聚焦于高壁壘的技術領域,涵蓋半導體、醫療設備與人工智能三大方向,呈現出顯著的國產替代特征與工程化驗證趨勢。
在 "2025 科創家之夜 " 上,正式揭曉 " 最佳 ESG 科創板上市公司 " 榜單等。其中,由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與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聯合推出的 " 最佳 ESG 科創板上市公司 " 榜單,是首次由權威財經媒體與高校智庫聯合發起、專門面向科創板上市公司 ESG 表現的系統性年度評選,旨在為市場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評價范式。
"2025 科創領袖大會暨科創板開市六周年 " 的舉辦, 時值科創板迎來開市六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六年砥礪前行,科創板已誕生 589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 7.5 萬億元,正成為新質生產力 " 主陣地 ",這些上市公司勇當中國科技創新 " 排頭兵 ",期待未來書寫更加精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