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工業園區的早餐攤前,網約車司機陳師傅用手機打開了 " 蘇心生活 " 小程序,點進社保卡專區完成了靈活就業社保的月度繳費。這個看似尋常的動作背后,是蘇州銀行搭建的靈活就業參保平臺在高效運轉——截至目前,這項民生業務已服務超 120 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家本土城商行正在用一種 " 潤物細無聲 " 的方式,將金融服務編織進城市就業與消費的毛細血管。
從 " 卡 " 開始的就業保障網
陳師傅錢包里的第三代社保卡,或許藏著理解這家銀行的關鍵密碼。這張由蘇州銀行 2021 年起就開始發行的卡片,不僅是領取養老金的憑證,更是就業者的 " 萬能鑰匙 " ——近 478 萬持卡人可用它辦理就業失業登記,接收就業補貼,甚至通過內置金融賬戶實現工資代發。
而附加在這張卡片上的 " 民生溫度 " 更具吸引力——代發養老金的社保卡免收同城異地跨行取款手續費,書面掛失、年費等費用全免。僅這幾項免費政策,每年就能夠為蘇州參保人節省不少花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社保卡,蘇州銀行也正通過發放的 2 萬多張人才卡,助力蘇州青年人才在蘇安心科研、順利創業。這家暖心的銀行通過積極走訪青年科學家群體,深入了解其在科研項目推進、成果轉化及團隊建設中的資金與服務需求,針對性提供金融支持方案,打通人才來蘇的 " 最初一公里 "。
藏在消費場景里的金融智慧
在消費端,蘇州銀行的布局同樣精準。新市民王女士最近通過 " 蘇心貸 " 獲得 20 萬元裝修貸款," 額度高,還能分 3 年還,利息比之前咨詢的低了近兩成 "。這款線上產品專門優化了對靈活就業者的審批模型,目前已為近 5 萬新市民提供授信,累計提款近 5 億元。
更巧妙的是消費場景的嵌入。在 " 蘇心生活 " 平臺上,既能找到老字號糕點的滿減券,也能完成靈活就業社保參保,這種 " 金融 + 民生 " 的融合模式,讓利于民,以貼心優惠點燃了市民的消費動力。與園區鄰里中心合作的 " 心鄰卡 ",涵蓋停車優惠、消費折扣等權益,把便利送到了社區居民家門口,這張聯名卡背后,是蘇州銀行連接社區商業與金融服務的巧思。
境外游客李女士的體驗更生動詮釋了這家銀行 " 蘇心讓您舒心 " 的品牌理念," 用蘇州銀行 Su-Pay 綁定支付寶后,在平江路購買手工藝品時支付很順暢 "" 沒想到在蘇州用境外證件也能這么快開通支付賬戶 " ……這項支付升級服務,給遠道而來的境外游客提供了更安全省心的消費環境,也為蘇州這座旅游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讓外賣騎手隨時能喝到熱水的 " 蘇心驛站 ",到幫靈活就業者一鍵參保的線上平臺,蘇州銀行的服務邏輯始終清晰——扎根本土、服務民生,把金融做成 " 民生必需品 "。這種看似 " 笨拙 " 的堅持,或許正是其能在蘇州市場贏得信任的核心密碼。